中南大羚(學名:Pseudoryx nghetinhensis),又稱為武廣牛、安南錠角羚、劍角牛、索拉羚 (Saola, Vu Quang ox or Asian unicorn, Vu Quang bovid) 等,甚至有人稱之為亞洲獨角獸,是偶蹄目下牛科的單屬種動物,因為行蹤隱密,一直到1992年才被科學家在寮國與越南發現。由於牛科動物在演化上的複雜歷史,至今科學家仍不確定中南半島大羚究竟是牛還是羚。身體的大部分結構類似牛亞科的藪羚族。但角很特殊,長而直,類似馬羚亞科,最長達65cm。臉頰四肢有白斑,其餘為棕褐色。習性生活於森林和低山中,喜歡結成4餘隻小群,以樹葉為主食,兼食花草。族群數目存疑,目前全世界有記錄的只有11隻,因此在IUCN紅色名錄內被列為極危物種。
寮國村民捕獲罕見「麒麟」?!
寮國博利坎塞省的村民在2010年8月底捕獲到非常罕見的武廣牛,並且將武廣牛圈養在村子的圍欄裡,最後卻不幸死亡,政府也因此呼籲民眾不要濫捕和飼養。
中南大羚又稱為武廣牛,因為外型特別,也被人稱之為「麒麟」,目前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1992年時才被生物學家發現,目前在全世界的紀錄中大約只有11隻,外貌雖與北非羚羊相似,但其實和野牛的血緣關係最親近。
而日前有民眾在村子附近的森林內捕到這頭雄性武廣牛,並且將牠帶回圈養,政府得知消息後,隨即派一個小組前往調查,但是才剛到達,就不幸死亡;當地武廣牛工作組人員表示,將會對其屍體進行研究,並且透過這個研究加強對武廣牛的保育工作。
科學家希望可以在從得到的水蛭裏找到珍稀中南大羚的DNA。
中南大羚(武廣牛)DNA的最大希望。上世紀末,中南大羚的頭骨在越南的森林保護區被發現,這是該動物第一次走進人們視野。但是由於羚羊類動物善於隱匿行蹤,很難發現其生活的蹤跡,因此世人對中南大羚的生存範圍和種群數量知之甚少,有人估計它的數量可能隻有幾百隻。
《自然》雜誌網站日前報道稱,一些環保人士正在計劃搜尋熱帶水蛭,以便從中找到中南大羚的DNA。近日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吸血水蛭可以儲存來自它們食物的DNA長達數月之久。與設置相機陷阱相比,這個方法是通過分析從土壤轉移到水蛭胃中的物質來收集遺留在自然界中的中南大羚DNA序列。在生物多樣性研究方麵,通過水蛭尋找中南大羚DNA的行動被認為是一個比傳統方法更有效的途徑。
“我幾乎可以肯定在未來10年內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將全部完成,因為在未來獲取DNA信息會變得非常容易並且成本不是很高。”法國格勒諾布爾第一大學遺傳學家Pierre Taberlet說。由於中南大羚太善於躲藏,它也有亞洲獨角獸之稱。“亮相”以來,有10年時間,沒有人發現中南大羚的蹤跡,直到2010年,老撾博利坎賽省的村民捕捉到一隻活的中南大羚,但是在囚禁數天後它就失去了生命。
2011年,越南在中南大羚目前已知的唯一棲息地建立了一個小型中南大羚保護區,這個保護區位於跨越越南與老撾接壤的安南山脈。關於中南大羚生存範圍更精確的估計能夠幫助定位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致力於研究越南野生動物的生態學家Nicholas Wilkinson說。他現在正在與環境保護組織——世界野生動物基金(WWF)合作。
他的團隊曾經使用相機陷阱和受過專業訓練的狗幫助尋找中南大羚,但是未能找到,而這預計已經花費了40萬美元。“在很大程度上,我已經放棄去探索一個尋找中南大羚的方法,即使這個方法也許能夠及時拯救該物種。”Wilkinson說。
但是,去年Wilkinson收到一封來自哥本哈根大學遺傳學家Thomas Gilbert的郵件。郵件中,Gilbert描述了他有關水蛭的實驗。Gilbert和同事Mads Bertelsen領導的研究小組用山羊血飼養醫用水蛭(Hirudo spp.)——“這比聽起來要難很多”。團隊人員采取用經過熱燈加熱的裝滿血液的避孕套來引誘水蛭,並把它們放進與用薄膜密封的裝滿血液的試管相連接的注射器中。幾個月後,研究人員將水蛭殺死,研究後發現每個水蛭裏都有山羊的DNA。為了確定這項技術是否能在野外找到哺乳動物的DNA,Gilbert希望Wilkinson能寄給他一些熱帶水蛭(Haemadipsa spp.)。
Wilkinso收集了許多來自安南山脈的水蛭並寄去了哥本哈根,但是Gilbert團隊並沒有從中發現任何中南大羚的DNA。不過,他們從25隻水蛭中的21隻身上檢測到了其他哺乳動物的DNA,包括長山麂和越南紋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這兩種動物列為“數據缺乏”類,因為科學家對它們的數量和棲息地等信息所知很少。“這是一個能迅速獲得某個區域中的動物種類信息的簡便方法。”Gilbert說。
水蛭廣泛存在於熱帶森林中,僅僅將它們從勇敢的研究人員的衣服上剝下來就可以收集大量的水蛭。另外,DNA序列測定成本的下降也讓水蛭研究變得便宜,並且數以百計的動物DNA可以在一個簡單實驗中被分析出來。
但是,這個方法不可能提供關於動物數量的信息,不過水蛭可以有助於確定某動物的生存範圍。越南的實地實驗表明水蛭隻保存它們最近血液食物的DNA,所以動物的生存範圍很有可能就在水蛭被發現的地點附近。
實際上,檢測水蛭血液隻是近年來出現的收集環境DNA的多種方法之一。《分子生態學》特刊曾報道,研究團隊曾通過測定豹子糞便中的DNA序列,確定了它們的日常飲食習慣,通過研究保存在永久凍土中的DNA重現了古西伯利亞人的棲息地。上個月,水蛭是在萬象舉行的世界自然保護聯中南大羚工作組會議上的討論話題。
Wilkinson提到,該組織希望能向那些帶來含有中南大羚DNA水蛭的村民提供報酬,並且希望能組織若幹由科學家和公園護林員領導的針對性調查。Wilkinson和他在WWF的同事計劃收集更多來自安南山脈越南境內區域的水蛭,紐約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也打算將水蛭包含在他們即將在老撾進行的調查項目中。“雖然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到一頭中南大羚,但是這將是一個很有希望的方法,不僅能有助於找到它,還能找到森林中其他任何哺乳動物。” Wilkinson說。
武廣牛僅分布於越南的武廣自然保護區和越南與寮國邊境。
======================================================================
這種牛科動物是在1990年代前半才被確認的新種,但1999年被設置在定點的相機拍到後,就再也沒人看到牠了。IUCN認為牠應該只剩幾百頭,要大家不要抓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